分类:
时间:2016-11-1 10:40:28
浏览:311次
青枯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,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。这种病害在玉米灌浆至乳熟期出现,乳熟至蜡熟期最多。主要特征是侵染根和茎基1~3节,变褐,腐烂。因此也叫茎基腐病或茎腐病。发病快的在1~2天内,整株迅速失水,青枯,果穗下垂,停止发育。发病较慢的叶片自下而上变黄,早枯,有时也出现青枯的叶片。茎部发病初期变褐,水渍状,失水皱缩成条纹状凹陷,髓部变空,植株很容易倒伏。用刀切开病茎,会发现维管束变褐,潮湿环境下
分类:
时间:2016-11-1 9:27:30
浏览:362次
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雌花,一旦发病,通常全株颗粒无收。因此,该病的发病率即等于病害的损失率。许多地区常将本病与玉米黑粉病混同一起,统称“乌米”和“灰包”,但两种病实际上是由不同病菌所产生的不同病害,应加以区别。 本病是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统性病害,症状表现主要在抽雄后。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,基部大而端部尖,顶部没有花丝抽出。有时一侧苞叶裂开,露
分类:
时间:2016-10-31 16:03:33
浏览:308次
玉米花粒期叶部病害发生较重时,叶片过早枯死,千粒重下降,造成减产。为保绿防衰,增加玉米的穗粒数、提高千粒重,粒饱增产,需及时加强花粒期锈病及其它叶斑类等叶部病害的防治。 玉米锈病,条件适宜时,玉米大喇叭口期就可以被侵染发病,病害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。病害可以发生在玉米植株地上部的任何部位,以叶片发病最重。发病初期,叶片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并逐渐隆起,形成孢子堆,孢子堆表皮破裂后,散出大量黄色